随着现在社会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孩子喜欢上玩游戏,小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一旦喜欢上就会无法自拔,容易深陷其中,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视力发育还可能会破财,这不最近就有位8岁的小孩子,拿着爷爷的手机玩游戏,1个月就花掉了4万多元。
手机上的支付宝消费记录
今年2月3日至3月3日(寒假期间),福建省建瓯市南雅镇新村8岁小男孩阿呈用爷爷的手机玩游戏买装备,短短1个月的时间共花掉了爷爷银行卡里的42465元。获知此事后,男孩的爷爷张生全差点晕了过去。事发后,阿呈的父母联系了支付宝、OPPO公司及东莞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可以挽回一些损失。对此,律师认为如能证明钱是孩子支付的,相关平台应该返还这些钱。
男孩阿呈今年8岁,寒假期间由于父母生意忙,无暇照顾,便将其送回农村老家与爷爷张生全一起生活。其间,孩子的爷爷要给朋友付一笔款,阿呈的母亲陈艳特意给公公的OPPO手机安装了支付宝,并绑定了她公公的一张银行卡。
今年3月3日,张生全发现银行卡里的4万多元不见了。刚开始,张生全还以为是陈艳取走了,便致电向她询问。接到公公电话时,陈艳一头雾水,她怀疑公公银行卡里的钱被“坏人”骗走了,于是第一时间跑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民警经过调查发现,张生全银行卡里的4万多元全被用来支付手机游戏。民警的提醒,让陈艳想到可能是儿子的行为。
回家后,陈艳的儿子阿呈坦白称,他用爷爷的手机玩网络游戏,一下子被迷住了。一开始只是玩一下,后来发现可以在OPPO商店购买装备,他就根据手机上的购买提醒,用支付宝里银行卡的钱购买游戏币换装备。
从手机上的支付记录上看,从今年2月3日至3月3日,1个月时间里,张生全手机一共支付了283笔,共计42465元,全是用来购买网络游戏金币、游戏钻石、蜂蜜礼包、战车、篮球、钥匙等游戏装备。支付最少的一笔只有1元,最多的一笔有648元,多数为连续支付。这些钱也都转入了东莞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账户上。
家长希望游戏平台能退钱
事发后,陈艳联系支付宝平台,她希望平台退还部分费用。她认为孩子才8岁,属于未成年人,不知道网络游戏币和实际金钱的关联。客服人员也表示已知晓陈艳所反映的情况,并上报公司,一旦有结果会与她取得联系。
不仅如此,陈艳还把相关资料和图片全部收集整理,寄给了OPPO公司及游戏装备收款单位——东莞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OPPO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只可退回她儿子消费的最大一笔648元的款项。对此,陈艳表示无法接受。
广东明楷律师事务所宋安平律师认为,8岁的阿呈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只对与自己身份相符合的民事行为负责,比如独自买支铅笔、橡皮等小额交易行为。支付280多笔、总计4万多元来购买游戏币及游戏装备,完全在他的行为能力之外,只有经过监护人的认可,交易才能生效,否则就是无效交易,相关方面应该退回相关费用。但是,陈艳女士必须得证明这些费用都是她儿子阿呈所为。
“如果能保管好自己手机,不让孩子无限制玩游戏,这种事情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因此,宋安平律师认为,孩子的父母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支付宝: 正与OPPO协调退款
昨天下午,支付宝公关部工作人员周小姐就此事作出回应,称该公司已经接到了阿呈母亲的投诉,并对此事展开了调查。经查,涉事孩子使用的支付宝账户是他爷爷的,这个账户从今年2月3日至3月3日期间,一共支付283笔,涉及金额42465元。调查后,该公司联系OPPO公司协调退款事宜,至今仍在等待OPPO公司的答复。周小姐坦言,孩子母亲要求的退款事宜,该公司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它毕竟不是支付宝账户款项被盗的情况,而是孩子在家长不知情但他又知道其爷爷支付宝密码的情况下支付出去的账户金额。
昨天上午,记者就此事致电OPPO公司客服,该公司客服人员表示已知晓相关情况,一旦有结果会与记者联系。
焦点: 如何证明均为孩子消费?
陈艳认为,如果支付宝没有默认小额免密支付的功能,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对此,支付宝公关部工作人员周小姐称,从支付宝后台查看的支付情况看,涉事小朋友在使用支付宝进行支付交易时,是有经过一个6位数的数字密码来校验过的。
孩子的家人如何证明支付宝中花掉的4万元是8岁的孩子所为,而不是爷爷所为呢?对此,陈艳说她公公今年61岁,一直生活在农村,除了用手机通电话外,其余的手机功能基本不会使用,手机游戏至今也不会玩,因此,根本不可能是公公的行为。此外,从公公手机上消费记录来看,很多笔都是连续消费的,即在数分钟的时间内,连续支付多达10笔,且每笔金额都多达198元。这种消费行为也不符合一位成年人的所为。
孩子玩"假装的游戏",是孩子发泄情感的正常途径,这是孩子自发的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可以使孩子互相交流思想感情,他们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感受融入到角色游戏中;可以帮助孩子控制情感冲突,搜索在游戏中把自己从不愉快的情感中解脱出来,并试图自己支配自己的行动;在角色游戏中,孩子常常会扮演反面角色,甚至扮演具有破坏性和攻击性的角色,流露出消极的情绪,实际上他们是企图通过游戏,增强自信心。孩子重复做某一种游戏,肯定具有心理上的深层次的原因,成人应学会从孩子的游戏中理解它蕴含的意义,并且适时地提供帮助。
孩子喜欢异想天开是一件好事。现代教育观主张要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求异思维的能力。有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见解,不受拘束,不盲从,喜欢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都是孩子宝贵的财富。孩子的想象多受情绪的影响,有时会把想象当做真事,或夸大想象。家长要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要肯定表扬孩子的想法。
1、寻找孩子交谈,在孩子学习稳定的情况下应该与孩子合理约定玩游戏的时间,一天多长时间,限制在一个时间段。这样既不引起孩子的反感,又可以保证孩子的睡眠、健康等。
2、如果孩子学习很不稳定,很简单。你帮孩子注册帐号。约定把密码设定成为单词等。让孩子在玩游戏输入密码的时候就记住这个单词。慢慢的孩子在游戏之前,也能记忆一些东西。
3、与孩子约定好是最好的方法。一方面询问孩子的感受,另一方面则合理施行,恩威并施,这样反而有较好的效果。
4、适当的情况下,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有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陪孩子一起学习。把时间定制好,一切不是问题。
5、在行动中,减少孩子游戏次数。规律化游戏时间。同时检测孩子对游戏的感知,态度等。
因为现在网络的普及,很多小孩子接触电脑、手机这些电子设备也比较早,所以会过早的接触到游戏这些消遣娱乐工具,孩子们喜欢玩游戏也不要一味的遏制,而是要跟孩子合理的安排好时间,正面的引导,不要因为玩游戏而耽误学习就可以了。
大家都知道,对于跳舞的人来说,有一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软开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柔韧性。因此,舞蹈演员们每天练得哪些基本动作都是为了保持柔韧性,让跳出来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