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健康网

首页 > 医学 > 疾病百科 > 糜烂性胃炎18问——大连奥林胃肠医院

糜烂性胃炎18问——大连奥林胃肠医院

佚名阅读: 8444 2025-07-22 14:57:58 我要评论()

1.什么是糜烂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
糜烂性胃炎是当胃粘膜在受到各种因素的损伤以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胃粘膜糜烂,这里的糜烂可以简单理解为有破损、出血等症状。糜烂比较轻的情况,症状可能并不十分明显,仅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舒服、上腹部隐隐作痛、恶心、反酸、食欲减退等症状。
糜烂比较严重的情况,例如损伤到了粘膜血管,还可能发生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旧会呕吐咖啡色样的东西,甚至是鲜血,或者解黑色大便。

 

2、哪些因素会引起糜烂性胃炎?

 
 
常见的有:
幽门螺杆菌感染(一种引起各种胃部疾病的细菌)
应激状态(面对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时的反应)
药物: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导致胃粘膜损伤、而且容易反复发生粘膜糜烂
酒(酒精饮料)、刺激性食物等
十二指肠液反流:当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闸门」(幽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时,胆汁、胰液、肠液等消化液可以反流进入胃内,损伤胃粘膜,引起粘膜糜烂
改变肠道功能运动功能药,此类药能提高胃肠张力,抑制肠蠕动,制止推进性收缩,代表药物有吗啡、复方樟脑酊、地芬诺酯、洛哌丁胺等。

3.哪些人容易患糜烂性胃炎?

 
 
工作压力较大,长期精神过于紧张,喜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酗酒,滥用止痛药物或者感冒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十二指肠液反流的患者,以及那些正在经历某些较为严重的情况(例如严重感染、创伤、心脑血管疾病、大手术等)的患者,发生糜烂性胃炎的几率会明显增高。
 

4. 急性糜烂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根据粘膜糜烂的程度和范围不同,患者的表现也不同。
○ 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感或者隐痛。
○ 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突然呕血和/或者解黑色大便,医生称之为糜烂出血性胃炎,呕吐物可能是鲜红色的,也可能是黑色的、咖啡色的,还可能混有血凝块。这是该病最突出的表现。
○ 其他症状:例如恶心、反酸、食欲减退、腹胀;如果发生了消化道出血,还可能因出血量的不同,发生不同程度的头晕、心慌、气促(呼吸急促),甚至晕倒、休克。

5. 慢性糜烂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也就说是,不能因为具有某个症状就意味着一定是得了某种疾病),但常见的表现有:
○ 上腹部不舒服:可能是隐隐作痛,也可能是烧灼感,饭后可以加重。
○ 消化不良症状:包括食欲减退,餐后饱胀,恶心、反酸、打嗝等。
如果糜烂程度比较重,发生了消化道出血,还可以解黑色大便;如果症状反复、消化道出血时间比较长,还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乏力等表现。

6.糜烂性胃炎会发展成癌症吗?

 
 
一般来说,糜烂性胃炎仅仅是损伤了最表面的一层,所以很好修复,预后较好。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糜烂性胃炎变成癌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有如下情况需要注意:
(1)导致糜烂性胃炎的原因:
胃癌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已经成为医学界的共识。如果患者的胃粘膜糜烂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又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那么这些糜烂性胃炎的患者今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就可能会相应的增加。
(2)是否确定为糜烂性胃炎:
部分早期胃癌的患者在某次胃镜检查中可能仅仅表现为局部粘膜糜烂,如果没有进一步进行检查,例如胃粘膜活检或者 NBI(窄带成像)放大胃镜、超声胃镜等,可能会漏掉这些早期癌症的表现。

7.得了糜烂性胃炎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

 
 
基本的检查包括:
○ 胃镜检查(必要时在胃镜下进行胃粘膜活检):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幽门螺杆菌检查:了解胃粘膜糜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
○ 血液化验:例如血常规,尤其是对于伴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了解其贫血程度。
○ 大便化验:包括大便常规、大便隐血,帮助了解有无消化道出血。

8.得了糜烂性胃炎需要住院吗?

 
 
一般情况下,对于那些经过检查已经明确诊断为糜烂性胃炎的患者,如果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好、粘膜糜烂的程度不十分严重,是可以在门诊服药和复诊的。但是如果患者出现了门诊药物无法控制的症状、或者消化道出血量比较大、需要住院进行止血治疗时,那就需要住院治疗了。

9.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方式都有哪些?吃什么药?

 
 
(1)一般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如饮食多样化,不偏食,多吃新鲜食物,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熏制、腌制食物,戒烟戒酒等等。
还要避免服用可能导致胃粘膜损伤的药物(若因为某些疾病必须服用,请根据医生建议服用保护胃粘膜的相关药物)。
(2)原发疾病治疗:
所谓原发疾病就是在糜烂之前,胃部就有的疾病。有效防治那些可以诱发或者加重胃粘膜糜烂的原发疾病,例如严重的感染、创伤、休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样可以有助于避免胃粘膜的损伤、同时促进粘膜糜烂的修复。
(3)内科药物治疗:
例如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加促胃动力药或助消化药。

10.糜烂性胃炎需要用抗生素吗?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虽然糜烂性胃炎的疾病名称里也有个「炎」字,但是该病治疗的重点是避免那些可以损伤胃粘膜的致病因素,同时通过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等药物帮助受损黏膜的修复。
(2)与此同时,如果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糜烂性胃炎,我们就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这时才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11.糜烂性胃炎需要胃镜下治疗止血或做外科手术吗?

 
 
绝大多数情况下,糜烂性胃炎的患者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如果发生了消化道大出血,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通过胃镜下操作进行止血,这属于内科止血治疗的范畴。如果上述治疗无效,止血困难,病情危急,医生可能会进行动脉栓塞止血(堵住出血部位的上游血管)甚至外科手术急诊止血。

12.糜烂性胃炎在家治疗用药过程要留意什么情况?

 
 
按照医生处方的剂量、次数和时间服药。
治疗期间,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胃粘膜损伤的可疑药物。
用药期间如果出现持续性腹痛、呕血、解黑大便或者血大便,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并及时治疗。

13.糜烂性胃炎如果不治疗,会有哪些严重后果?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胃粘膜在受到损伤后,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当粘膜损伤比较重,还伴发消化道出血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那就可能因出血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危及生命了。

14.为什么糜烂性胃炎的症状总是反复发生?

 
 
可能是因为某些导致胃粘膜糜烂的病因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例如:
(1)虽然进行了药物治疗,但是患者忽视了对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服药习惯等的调整,比如仍然常吃非常辣的食物、酗酒、长期精神紧张、滥用止痛药等,这样会导致糜烂性胃炎复发。
(2)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不佳:对于已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在按疗程服药并且停药一个月后,应进行复查,了解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是否需调整药物方案。

15.糜烂性胃炎治好后会有后遗症吗?

 
 
如果导致糜烂性胃炎的病因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那么糜烂性胃炎在治愈后通常不会留有后遗症,也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的饮食和日常生活。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