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近期的气温更是高达41°,近来有不少市民愁眉苦脸地来找肛肠科医生询问:"我这几天吃了点烧烤、火锅,肛门口鼓了个大包,疼得我坐立不安,快帮我看一下,是不是痔疮?"
经过检查,发现得的不是痔疮,是肛周脓肿。市民紧张地问"啊?那怎么办?可以不用做手术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以。而且是一旦发现越早手术越好。
许多患者会将肛周脓肿与痔疮混淆,认为都是肛门部位的疾病,治疗方式应该相似。实际上,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截然不同。
痔疮是由于肛门静脉丛曲张形成的团块,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改变来缓解症状。而肛周脓肿则是肛门周围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属于感染性疾病,而且是肛肠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肛周脓肿的形成是由于细菌通过肛隐窝进入肛周组织,引发急性化脓性炎症。这种感染会在局部形成充满脓液的腔隙,周围组织因炎症反应而肿胀、疼痛。
与普通皮肤脓肿不同,肛周脓肿的特殊性在于其感染源位于肛管内部,单纯依靠抗生素或外用药无法彻底清除感染源。如果不及时手术引流,脓液会不断积聚,感染范围扩大,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肛周脓肿不及时治疗,就让你的屁股发“漏”。
部分患者在确诊肛周脓肿后,因惧怕手术,选择在家输液或药物治疗,心存侥幸,希望能避免手术。这种拖延治疗的做法往往导致病情加重。
临床观察显示,未经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脓液最终会自行破溃,暂时缓解疼痛,但这并不意味着疾病痊愈。相反,这种自发性破溃往往会在肛门周围形成慢性感染通道——肛瘘。
肛瘘的形成是肛周脓肿发展的自然结果,它们是一种疾病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当脓肿破溃后,外部伤口可能愈合,但内部感染源仍然存在。久而久之,在肛门内外之间会形成一条纤维化的管道,这就是肛瘘。
肛瘘患者会经历反复发作的肿痛、流脓,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麻烦的是,肛瘘的治疗比单纯的肛周脓肿复杂得多,对于一些复杂性肛瘘往往需要多次手术才能治愈,且复发率较高。
在肛周脓肿阶段及时手术,是避免发展为肛瘘的关键。手术的目的是彻底引流脓液,清除感染组织。现代肛肠外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多数肛周脓肿手术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创伤小、恢复快。
早期手术不仅能迅速缓解症状,还能最大程度降低发展为肛瘘的风险。
拖延手术只会使脓腔扩大,感染扩散,增加手术难度和患者痛苦。临床经验表明,发病72小时内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最快,并发症最少。因此,及时就医、早期手术是治疗肛周脓肿的最佳选择。
并非所有肛周脓肿患者都会出现剧烈疼痛。部分位置较深的脓肿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肛门下坠感和便意感,疼痛并不明显。这种情况常导致患者误认为是痔疮发作,自行使用痔疮膏治疗,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还有一些患者,在脓肿初期症状轻微,未予重视。随着感染加重,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往往选择到内科就诊,忽略了肛周脓肿的存在。因此,对于肛门周围新出现的任何不适,尤其是伴有红肿热痛或发热症状时,应及时到肛肠专科就诊,明确诊断。
大家都知道,对于跳舞的人来说,有一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软开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柔韧性。因此,舞蹈演员们每天练得哪些基本动作都是为了保持柔韧性,让跳出来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