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健康网

首页 > 心理 > 人生感悟 > 为什么对家人容易生气?关系越亲密就越会发脾气吗?[图]

为什么对家人容易生气?关系越亲密就越会发脾气吗?[图]

佚名 2018-10-26 10:14:21 脾气性格心理生气 我要评论()

很多人应该亲身体验过这样的情境,就是和自己最亲密的家人比较容易发脾气,而对外人就算是生气也有时候会憋着,这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家人永远都能原谅自己,那么,为什么对家人容易生气?关系越亲密就越会发脾气吗?

为什么对家人容易生气?关系越亲密就越会发脾气吗?(1)

1、对家人发脾气原因

一、人际互动状态分类

心理学家总结了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策略,总结出6种互动状态:

1、严厉型家长状态

当一个人处于这种互动状态时,喜欢命令、纠正,超过合理范围会变成批判、指责,有时甚至苛责,或者陷入偏执;常用的身体语言是皱眉、紧闭双唇、摇头、脸色严厉、叹息;常用的口头语言包括:“应该、必须、绝对不能、你不能、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如果我是你……”

2、呵护型家长状态

当一个人处于这种互动状态时,会变现出关怀、担忧、关爱体谅、同情照顾、乐于助人等特性,超过合理范围会变成在没有要求下给予帮助,或者不合理地庇护;常用的身体语言是问长问短、拍拍肩;常用的口头语言包括:“发生了什么?需要帮忙吗?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3、率真型儿童状态

当一个人处于这种互动状态时,会显得好奇、有创造力、自然率性、充满活力的,喜欢直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情感反应,超过合理范围会变成缺乏责任心、自我中心、立即满足需要;常用的身体语言是充满活力、昂首挺胸、信心十足、跳动,喜欢使用的语言包括:“太棒了!我就喜欢这样!我想……!我不想……!糟了!”

4、顺从型儿童状态

当一个人处于这种互动状态时,表现得有礼貌和谦逊、遵守规则、服从命令,会调整自己适应他人和情景的需要,依照他人和情景的需要来决定自己怎么做,但如果超出合理范围会变成退缩、压抑自己的需要、漠不关心;常用的身体语言是拘谨、逢迎、沮丧、不堪重负;常用的语言包括:“是,好的、我猜想……、我不知道……、我总是遇到这种事。”

5、反叛型儿童状态

当一个人处于这种互动状态时,喜欢挑战规则和制度的界限、与别人的期望背道而驰、给别人脸色看、自我保护、操纵他人;常用的身体语言是激动、打扰别人、生闷气、吐舌头,常用的语言是:“这不公平、为什么其他人都可以?”

6、成年人自我状态

当一个处于这种互动状态时,会表现得情绪稳定、有同理心,能够客观、理智、独立思考、整合信息、估计可能性、作出逻辑推理;常用的身体语言:用心听时脸部、眼睛不断运动,表情率真;常用的语言是:“为什么、什么、何处、谁、如何、可能、未知、我的想法是……”

二、判断你自己常用的互动模式是否有问题

这六种状态每个人身上都兼而有之,而且遇到不同的人,会使用不同的状态去应对。但大部分人都会有1-2种最常使用的状态。比如我自己,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最常用的两种模式是呵护型家长状态和顺从型儿童状态。

其实一个人常用的模式不管是什么,只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社交领域都会受到欢迎,也能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

比如你和闺蜜聊明星八卦、吃喝玩乐时,你们能聊得口沫横飞几个小时停不下来,你们俩都处在率真型儿童状态,此时你的状态必然是愉悦的;而当你和同行理性地探讨问题,你一言我一语交流互动时,你能感受到思想的火花在碰撞,这时你俩都处于成年人自我状态,你的状态也是愉悦的;当你遇到问题请教上司,上司给你悉心指导,这时你处于率真型儿童的状态,你的上司处于呵护型家长的状态,你也会觉得很开心;当你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决断的时候,请教前辈,前辈三言两语给你指明了方向,你觉得很有帮助就遵照着做了,你处于顺从型儿童的状态,前辈处于严厉型家长的角色,这次互动依然是愉快的。

这些令人愉快的互动,都可以称为健康的亲密关系,健康的亲密关系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有利于身心健康。

但如果我们的人互动状态超出合理范围,就会带来问题:

三、恶性循环的互动陷阱

当一个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无法把自己的六种互动模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无法与人建立起真正健康的亲密关系,从而陷入互动陷阱,营造出看起来亲密的关系把彼此捆绑在一起,害人害己。无法建立起亲密关系的人,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必然成为下面这个叫做卡普曼三角的某个角色的充当者:

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在他的《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里剖析了很多经典的案例,有兴趣啃大部头的人可以去拜读。我在这一节剖析三个比较常见的陷阱,便于大家理解:

1、陷阱一:“我都是为你好!”

这句话最容易从父母的口中说出:

“让你学医你就学医,你怎么就不听呢?我都是为你好!”

每次安排孩子干什么事不会好好说,而是:“你怎么没一点眼色?地那么脏blabla……”“你怎么一天到晚只知道玩,还不滚去做作业!”

交代孩子代为转告给长辈什么事,回来一定要细细盘问怎么说的,每句话该或不该这么说,最后陈词总结:“你怎么这点事都办不好?”

很多父母一生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和阅历累积自己的心智,明明外部的世界和他们曾经经历的环境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了,他们那些适用于曾经的经验早已过时,他却还奉为圭臬想要强加给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爱的人,这是悲剧的源头。

父母运用自己的严厉型父母状态监督孩子学习、指导孩子做事,如果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能有效地指引孩子成长,并且让孩子身心愉悦,从而和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

但案例中分析的父母,因为不懂得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所以只好用超出合理范围的严厉型家长的状态与孩子相处,转而成为卡普曼三角里的迫害者。他们一次次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打压孩子的“率真型儿童状态”和“成年人自我状态”——哪怕孩子的这些状态在合理范围内也惨遭荼毒。

此时,父母布下一个陷阱——我就是这么严厉,你看着办吧。作为孩子,你到底往不往里面跳?以怎样的姿势跳?你的“率真型儿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死无葬身之地了,但如果你选择以“过度的顺从型儿童状态”或者“过度的叛逆型儿童状态”和父母相处,都会让自己处在负面情绪中,身心会受到损害,长大以后很难自发地学会如何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而且,你不可能一直顺从,当你被父母折磨得四处跟人抱怨他们怎么怎么控制你时,你又陷入了“受害者”的角色,这个陷阱二会详细剖析;更进一步,如果你忍受不了父母的控制爆发了,和父母大吵一架或者大打出手,你又会陷入迫害者的角色,父母转而成为四处向别人说自己养了不孝子的“受害者”。这样一来,和父母的关系陷入卡普曼三角的陷阱难以逃离,必然以悲剧收场。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当父母的“严厉性家长状态”过度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启动“成年人自我状态”,不要陪他们玩卡普曼三角的游戏——但孩子这么做可能会被父母打、或者切断经济来源,所以并不现实。所以要跳出卡普曼三角,只有靠父母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把自己的“严厉型家长状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是大部分不学无术的父母只会停留在经验里,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察觉自己的问题。

但愿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以后有了孩子,能够跳出延续自父母的卡普曼三角陷阱,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的守护者,而不是迫害者。

拓展一下,这个案例不仅是针对父母,对和领导相处、恋人相处同样适用,当你的领导或者恋人没能很好地控制“严厉型家长状态”,对你非常苛刻或者各种挑剔时,你应该认真思考下自己怎么来破解难题,而不是一味地以“过度顺从型儿童”或者“过度叛逆型儿童”的方式陪对方玩卡普曼三角游戏。

2:陷阱二:“是的……,可是……”

陷阱一讲的是处在迫害者角色的人们因为无法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喜欢布设的陷阱,接下来讲讲通常以“受害者”角色出现的人喜欢布设的一个陷阱。

有个女人说:“我跟先生一天到晚吵架,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我回答她:“那就离婚呀!”

接着她又说:“可是我要是离婚了,那小孩子要怎么办?如果真要离婚的话,我就没有办法照顾孩子了!”

我回答她:“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小孩子的监护权,你可以用法律途径解决!”

她说:“这样不太好吧?如果走上法庭,这样以后我要怎么去面对我的公婆和亲戚?”

这就是一个典型互动陷阱,女人在充当受害者的角色,她表面上好像很需要别人给她建议和帮助,但是当别人真正给她建议时,她却又一直找理由回绝。事实上,她根本不是真正需要别人的意见,因为在她心里早就有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她向我求助,只是需要我来安抚她,像呵护型家长一样给她同情和关心。总是有一些比较热心帮助别人的人,会一再地掉入拯救者这种心理游戏中,并一再地上钩。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受害者想和我建立起亲密关系,采用的“假意寻求帮助,实则寻求呵护”的方法是不对的,但如果我不能及时发现她布下的“陷阱”,就会呵护型父母状态泛滥,不停地给她建议,在这样不断重复的交谈里,我作为真正想要帮助别人的人会变得愈来愈沮丧、愈来愈挫折,甚至转而去跟别人抱怨这个女人,这时我又转变成喋喋不休的受害者,去祸害别的拯救者了;而那个寻求他人帮助的女人,到了最后他又会再一次沉溺在自己童年时受创的经验里,于是,被她深埋在心中那个“没有人可以帮得了我”、“我总是求助无门”的声音,又再次地被唤醒,变得更加自怜自艾。

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这个心理游戏困住的受害者,可能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学会不断用受害者的角色,得到父母的注意和关爱,这样的人一直让自己扮演受害者,以吸引喜欢拯救别人的人出现,但是那个企图帮助你的人到了最后反倒成了一个被迫害的受害者,于是,在这游戏终止之前,两个人都带着很无奈、很沮丧的感觉,而且彼此所得到的回馈都是十分负面的。

受害者还喜欢玩一个“都是你害的……”进阶版游戏:“你看啦!你把我害成什么样子!要不是前几天你给我出的什么鬼主意,我今天也不会把自己搞得这么惨……”

当有人跟你说这话的时候,你一定是掉进另外一个互动“陷阱”里了,喜欢在互动中设置这种陷阱的人必须一个人承担责任时,他的内心会有巨大的担心和恐惧。所以他总是充当受害者,向拯救者求助,他会欣然接受对方给他的意见,而且他回去之后也会照着对方给他的建议去做,但是,当他失败时,他就会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那个好心给他意见的人身上。

在他的人生里,他会纵容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玩这个心理游戏,而到最后却又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别人身上,只因为这样子他可以不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他消耗了拯救者想和他建立起亲密关系的渴望,暂时得到了心灵的解脱,但长远来看,只会让自己离健康的亲密关系越来越远。

3、陷阱三:忍不住的出轨和戒不掉的酒瘾

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你想做某件事时,心中隐约知道别人不认同,你明明知道自己做某些事情会让身边那些爱你、关心你的人失望、伤心,可是你仍然会忍不住偷偷地做。你以为自己一定可以把这件事情隐藏得很好,但是,因为你这个强盗或小偷并非专业,所以你总是会留下些蛛丝马迹被身边的人发现,甚至有的人会故意留下线索让别人揭穿自己……当我们终于被身边心爱的人逮到的时候,会纵容自己童年时的感觉再度浮现,并陷入强烈的自责、悔恨或是“我总是让爱我的人受伤”的念头中而无法自拔。很多人承诺戒烟、戒酒、忠于婚姻,却一再打破承诺、自责不已。

如果你发现自己也经常在玩这个心理游戏,可以试着回想小时候父母是不是也这样对待过你,他们是否时常对你说:“你看看!爸爸、妈妈这么爱你、这么关心你,可是你却总是让我们失望……”

当孩子很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内在的需求却遭到父母的禁止时,他会开始背着父母偷偷地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当他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却被父母发现时,父母又让他觉得他这样的作为是很不对的,于是,当他长大以后,在人际关系或待人处事中就经常会出现“我总是让爱我的人受伤”这样的念头。

凡是心理游戏最后通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不同的结局:一种是将全部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错。”另外一种则是将所有的过错都推给别人:“都是你不好,都是你的错。”而事实上,只有真实地面对自己,坦诚面对自己的需求,才是唯一能终止这个心理游戏的方法。

四、身陷卡普曼三角陷阱的人如何逃离?

“一个人之所以会和另外一个人吵架,是因为他们之间没能成功建立真正健康的亲密关系,所以会通过吵架这种极端的方式证明彼此之间的联系”,所以只有我们自己好了,世界才会好,当你学会如何与别人建立真正健康的亲密关系,才能避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没有能力把自己的人际互动状态控制在合理范围的父母、老师、朋友所祸害,学不会如何建立亲密关系,然后又去祸害自己的孩子、学生、朋友,代代相传。

可心理的问题,最难的一点其实只是“察觉”,当你发现自己有问题,并且看到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儿的时候,就看到了问题解决的希望。好好记住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六种互动状态,去分析别人与自己交往的时候使用了哪种状态,是否过度,如果过度了自己怎么见招拆招;对照自己平日里与人的交往属于哪一种,是否过度,如果过度了想办法去调整、纠偏,让自己回归合理范围——从而避免陷入卡普曼互动陷阱三角,拥有真正健康的亲密关系,成就更好的人生。

2、生气的危害

1、伤心脏。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为期2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生气会导致心梗(MI)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增加4.74倍。另一项研究发现,与善于控制情绪的人相比,健康的爱发脾气者罹患心脏病而死亡的几率高出19%,爱生气的心脏病患者死亡率更是增加24%。

2、伤肝脏。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生气会导致慢性丙肝病人病情加重。杜克大学的研究发现,爱生气、充满敌意和轻中度抑郁人群体内C反应蛋白(CRP)水平更高。《动脉硬化血栓血管生物学》杂志刊登以色列一项研究发现,CRP水平升高与肝炎和肝损伤关联密切。

3、伤肺脏。美国马萨诸塞州史密斯学院生理学专家贝妮塔·杰克逊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年龄越大,越容易生气,肺功能也越差。生气时情绪激动过度,呼吸急促,甚至出现过度换气。结果造成肺泡持续扩张,得不到正常放松和休息,导致肺脏功能失常。专家表示,适当深呼吸,让肺泡得到适当的放松,有益肺脏健康。

4、伤胃肠。纽约西奈山医学院医学教授马克巴比亚斯基完成的研究发现,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血流量降低,蠕动减速,食欲不振,严重时还可引起胃溃疡。

5、皮肤愈合慢。美国《大脑、行为和免疫》杂志刊登俄亥俄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脾气暴躁的人,身体自我修复能力更差,伤口愈合也更慢。生气会导致人体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增加,皮质醇则会导致与人体组织修复密切相关的两种免疫细胞减少,进而导致皮肤愈合速度大减。

6、致癌。生气憋闷是导致癌症的快捷方式。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博士完成的研究发现,生气10分钟耗费的体能相当于3000米赛跑。长期生气导致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和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使得癌症更容易发生。

7、猝死。《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刊登耶鲁大学蕾切尔·兰帕特博士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脾气暴怒的男性不仅容易发生脑卒中,也容易发生猝死。研究发现,生气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怒发冲冠时,肌肉中血流量高出正常水平,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引发心肌缺血、心律不齐、大脑缺氧、气短、甚至猝死。

8、折寿。研究发现,经常生气的确会缩短寿命。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专家约翰·巴尔福特对118名参试大学生进行的25年跟踪调查发现,对他人敌视程度高的参试者,50岁前死亡的比率高达近20%。相比之下,“敌视度”最低的参试者50岁前死亡几率仅为5%。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